在现实角逐这样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想获得成功,你得先掌握默默地做好我们的事,专注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,用历程和阅历积累,丰富我们的思想和常识,正如你羡慕其他人在某些方面的专长,你是否了解他们从小同意了这方面多少系统的练习,克服了多少练习中的困难。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《高一数学必学五数列要点》,期望可以帮到你更高效学习!
1.数列的函数理解:
①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。其特殊性主要表目前其概念域和值域上。数列可以看作一个概念域为正整数集N*或其有限子集{1,2,3,…,n}的函数,其中的{1,2,3,…,n}不可以省略。②用函数的看法认识数列是要紧的思想办法,通常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办法,数列也不例外,一般也有三种表示办法:a.列表法;b。图像法;c.分析法。其中分析法包含以通项公式给出数列和以递推公式给出数列。③函数可能没有分析式,同样数列也并不是都有通项公式。
2.通项公式: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an=f来表示,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。
数列通项公式的特征:
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,即不。
有的数列没通项公式。
3.递推公式:假如数列{an}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,那样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。
数列递推公式特征:
有的数列的递推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,即不。
有的数列没递推公式。
有递推公式可能没有通项公式。
注:数列中的项需要是数,它可以是实数,也可以是复数。
1.等差数列通项公式
an=a1+d
n=1时a1=S1
n≥2时an=Sn-Sn-1
an=kn+b推导过程:an=dn+a1-d令d=k,a1-d=b则得到an=kn+b
2.等差中项
由三个数a,A,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堪称最简单的等差数列。这个时候,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。
有关系:A=÷2
3.前n项和
倒序相加法推导前n项和公式:
Sn=a1+a2+a3+·····+an
=a1+++······+[a1+d]①
Sn=an+an-1+an-2+······+a1
=an+++······+[an-d]②
由①+②得2Sn=++······+=n
∴Sn=n÷2
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与项数乘积的一半:
Sn=n÷2=na1+nd÷2
Sn=dn2÷2+n
亦可得
a1=2sn÷n-an=[sn-nd÷2]÷n
an=2sn÷n-a1
有趣的是S2n-1=an,S2n+1=an+1
4.等差数列性质
1、任意两项am,an的关系为:
an=am+d
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。
2、从等差数列的概念、通项公式,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:
a1+an=a2+an-1=a3+an-2=…=ak+an-k+1,k∈N*
3、若m,n,p,q∈N*,且m+n=p+q,则有am+an=ap+aq
4、对任意的k∈N*,有
Sk,S2k-Sk,S3k-S2k,…,Snk-Sk…成等差数列。